第三,要有安全感。
有些人因缺乏某种恩赐或经历而自卑;有些人因得到某些恩赐而自高。两者是同病相怜。什么病?就是那来自律法主义的“奴仆的灵”(罗8:15)。奴仆是没有安全感的,因他经常惧怕表现不够好而被主人责骂,唯有上帝施恩的主权(罗9:10-18)与白白的恩典,才能解决安全感的问题。为什么?因为若承认上帝的主权,那么就明白得救或圣灵的充满都是本乎恩,信徒本身一无可夸(罗8:29-30;弗2:8-10)。蒙恩的人已经被立为后嗣,有“呼叫阿爸、父”的权柄(罗8:15-17;加4:4-7),因此可以有莫大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人能够爱邻舍和享受团契生活,而健全的团契生活,有圣化的功能(罗13:8-10)。爱心增加,情欲就消退。
教会与世界所需要的,不是另一种律法主义,乃是以上帝为本,承认上帝主权的灵恩。
作者简介
周功和,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神学硕士,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传播学博士,美国费城三一华人教会主任牧师。本文由中国福音会授权发表。
注释:
1、参菲立浦•詹金斯,《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教全球化的来临》,梁永安译,台北:立绪,2003。
2、有些人不认为赶鬼是恩赐,乃是“权柄”。不过,恩赐与权柄很难区分。主赐给十二门徒医病与赶鬼的“权柄”(太10:1),而医病的权柄肯定是一种恩赐(林前12:9)。
3、例如Richard Gaffin, Perspectives on Pentecost(Phillipsburg, New Jersey: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1979)。
4、神迹的希腊文是semeion, 英文通常译为“sign”,即“征兆”。征兆有内容。
5、即1980年代兴起的“葡萄园运动”。参周学信,《灵恩神学与历史探讨》,台北:华神,1999,139-153页。
6、Wayne A. Grudem, The Gift of Prophecy in the New Testament and Today(Westchester, Illinois: Crossway Books,1988)。这书是他剑桥大学博士论文的改写,他的论证有简略的归纳。参周功和,《荣耀光中活水泉》,台北:华神,2002,213-217页。
7、Grudem认为今日的先知讲说的权柄,等同于讲台信息中的权柄。参Gift of Prophecy,p.82。
8、Vern.S.Poythress,Symphonic Theology(Grand Rapids:Zondervan,1987),pp.101-119.
9、笔者对几种超自然恩赐的了解,请看《荣耀光中活水泉》,225-261页。
10、Grudem,Gift of Prophecy,p.225.
11、例如慕理认为,罗马书7章从第14节起,动词时态变成现在进行式,因此应该指保罗信主后的经历。参他的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Grand Rapids:Eerdmans,1968), pp.256-259。但Gordon Fee认为信徒应该可以超越罗马书7章的挣扎。参费依,《认识保罗的圣灵观》,曹明星译,台北:校园,2000,174-177页。
12、和合本把加拉太书5章17节的“肉体”译为“情欲”。
13、有不少学者认为,“世上的小学”(西2:8, 20-21;stoicheia)应译为“基层的邪灵”(elemental spirits)。参鲍会园,《歌罗西书》,香港:天道,1980,96-97页。
14、2003年在华神的一次非公开性会议。
15、据说是由已故的学园传道会创办人Bill Bright所发起。
16、Wayne A.Grudem, ed., Are Miraculous Gifts for Today? Four Views(Grand Rapids:Zondervan,1996)p.18.
17、参Walter A. Brown, “The Placebo Effect”, Scientific American(January 1998), pp.68-73.
18、有一位肿瘤科的医生说:他所处理的病没有什么安慰剂的效果。
19、教会牧长若故意把苦难磨练加在受训者身上,试图使他成长得更快,是试探上帝,即强迫上帝有所作为。不过,我不反对牧长告诉受训者他在哪些方面需要成长,并且在成长之前不赋予重任。
20、参David Powlison, Power Encounters,(Grand Rapids:Baker,1995), pp.13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