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信仰运用到生活中,应该是一种平衡的信仰,但一不小心就会步入误区,象挑着的扁担,常常发生倾斜。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信仰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平衡。
今天先谈谈祷告中的平衡。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为甚麽向我哀求呢?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你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以色列人要下海中走干地(14:15~16)。前有追兵,后有红海,进退两难中,摩西肯定是陷在一种只顾苦苦哀求,却迟迟徘徊不敢前行的状况中,上帝就对摩西说了这段话。如果只知祷告,不往前走,摩西和以色列人就经历不到上帝与他们同在,看不见上帝分开红海的奇迹。很多时候是我们先踏出去了,红海才会分开,约旦河的水才会停止往下流。脚踏出去,才有脚掌所踏之地应许的实现。有位牧长说过:我们的祷告75%是无效的祷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祷告的,上帝已经应允我们、回应我们、吩咐我们去做,可是我们还在那里祷告,却没有行动,所以基本上这种祷告是无效的。不祷告就开始行动会出问题,可是光祷告不行动也是无效的。如果我们一直祷告而不采取行动,有一天我们会再也听不到上帝的声音。其实这两种错误,我们都很容易犯。 一个信徒家中不慎发生火灾,面对现状,信徒要一面祷告,一面采取扑救措施,不光自己用盆或水管扑救,也呼喊邻居帮忙喷水灭火,若火势严重还要拔打火警救援电话。才能及时阻止火势漫延。如果只知道闭着眼睛祷告,不采取行动,必会错失救援良机,酿成祸患。审时度势,祷告和行动并用,避免只动嘴,不迈腿,是祷告中一种智慧和信心并用的平衡。 大家也可能笑话我举的例子太幼稚。除非傻子才这样做。但是,演变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有位姊妹偶尔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讲章,并有机会传讲于众,大家都送去鼓励的话语,希望她往这方面发展,这姊妹热心大发,天天祷告给上帝要讲道的恩赐,但姊妹却不愿读经,信主几年了,圣经还没看完一遍。大家想:上帝把这恩赐给了她又会怎样呢?一个不读圣经的信徒怎么会讲解圣经呢?既使能讲上几篇,很快就会江郎才尽!只愿祷告,不想行动,最根本的原因是懒惰。尼希米得知耶路撒冷城墙被毁,城门焚烧,就坐下哭泣悲哀,在上帝面前禁食祈祷。尼希米的祈祷是伴随着行动的,冒着危险向王陈明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想法,得王应允,立即起程,不懈怠不拖延,发动百姓起来重建。经文也讲:懒惰为耶和华行事的,必受咒诅。懒惰是神所不喜悦的。天道酬勤,一个常年不用功学习的学生,高考时,就是彻夜不眠通宵为其祷告,也甭想考上名牌大学。所以,我们若想在某些事上获得成功,祷告和行动双管齐下,方能有效。
信心和医治方面,也会有一种不平衡的误区,许多信徒误以为边吃药边祷告,病好以后,是神的医治呢,还是药的作用呢,觉得这样会混为一谈,不能完全见证神,便杜绝吃药打针,还有的误以为吃药就是对神的医治没信心。
爱心和施舍若不能有个平衡的度,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比如:某人虽有残疾,本可以自食其力,却因懒情经常以身体的残疾为借口,讨些有爱心之人的怜悯施舍,对这类人若老是周济,就会让其增加惰性,形成混日子的想法,反而对其无益。所以,爱心过度,物极必反是有道理的。
还有许许多多的偏见,也导致对信仰生活产生种种误区?。诸如:对钱财方面,对苦难方面等等,其实,神是赐富足的神,神不希望我们一贫如洗低人一等,神也不希望我们贪心太重,以致于赚得全世界,落下一身毛病。神要我们凡事节制量力而行,神要我们对身体和灵性同时注重,二者是相辅相成,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更美好的灵性。神不希望我们只放大十字架的苦痛,而忽略了信仰中还有喜乐和得胜,重压和绝路,逼迫和环境是为着塑造成神儿子的模形。信仰只放大苦难是一种悲哀,只注重赐福是一种偏颇,神不希望我们只谈赐福不讲遵命,神不希望我们只能动嘴不能行动,神不希望我们做起事来有始无终,神也不希望我们浪费时间,懈怠主工,神不希望我们只做祂的儿女,却不彰显祂的名,神要我们既有儿子的尊荣,又有儿子的见证。??就象挑起的一根扁担,前有恩典,后挑使命,前后才能更加平衡,才能象一辆火车行在正轨之中。
求神赐我们聪明和智慧,行事为人和事工服侍中,能把握一个平衡的度,既有明辨是非的理性,又不失如火的热情。对人不盲从,对事不武断,事情做的恰到好处,灵性不偏,悟性不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