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过年回家吗?”
羊:“回家也没啥事……但我妈想让我回,大概是想我了吧!”
——题记
这段牧人与羊之间的对话,活生生的反应了羊作为儿子独立自主,以事情为中心的行事风格。很能看出来,母亲想见到儿子这个人,母亲在乎的是关系。但儿子在乎的是事情,没有事情就不回家,所以在关系上必定有难处。
这大约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真实写照。碎片化的情感,然而这不与原生家庭无关。因为曾经,在儿子小的时候,当儿子需要父母陪伴身边时,父母口边常常挂的一句话是,“我忙着赚钱养家,等等吧。”所以儿子渐渐长大时,就适应了独自一人的生活。此时,父母却突然发现,自己供养了这么大的儿子,竟然不了解他。于是想要极力闯进儿子的生活,但儿子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若恰逢青春期,父母可能就更加艰难了。儿时的记忆让他们一面渴望陪伴,一面被拒绝,陷入这样的矛盾挣扎,使得他们更加叛逆。
所以,后来,当儿子大了,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像父母一样,把事情看得比关系重要,而看重事情超过关系,必然会带来关系的破碎。他们认为没事就不用回家了。当他们也这样的与神相处时,发现行不通。他们以为拼命做什么才能得救,才能讨神喜悦,岂不知他们在基督里的身份,存在本身就已经被天父看为至宝。而且他们通常的做事模式是,有事才会寻求神,所以,他们会苦恼于信仰无法突破,因为陷入了被罪污染的思维怪圈。直到有一天,蒙圣灵的光照,蓦然回首,发现天父的爱一直都在,从未改变。他们如同浪子一般开始认识到,比起我们做多大的事,父神看重的是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大概会泪流满面,拥入天父的怀抱。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是何等大的枷锁,对于我们的灵魂真是很大的捆绑,惟愿我们早日蒙圣灵光照,脱离以事情为中心,才能进入天父恩典的关系中,享受这盟约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