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她独自敬拜神。一瞬间,她蹲下来了。她感觉自己无力继续下去。空荡荡的房间,就她一人。思绪万千……
为什么总是这样?她问上帝。没有关于理由的回答。父神却说,“连你也要退去吗?”她只好站起来继续赞美。可真有点灰心,甚至些许失望。她在祈祷时想哭,可是哭不出来。想着哭出来,或许能得着释放。但泪水一点也不听话,此时此刻,无泪的苦楚更无人能解。
午后,她又坐在窗前,阳光照在身上,有些许暖意,至少不似上午那般寒气逼人。但内心深处的愁苦依然。她又问上帝,“为何如此?”这次,父神让她想起了各各他山上,主耶稣基督孤寂的身影,虽然前行后随喊着“和撒拿”,可是懂他心者有几人。十字架上,基督独自面对被父神离弃的苦楚,并无人分担。顿时,她的心头涌出几滴泪水,似乎稍微理解了天父的良苦用心。
就在此刻,父神的恩典借着曾经的一本书涌流向她。她的眼光再次定格在卢云着作《负伤的治疗者》,打开书籍,几乎就是父神在向她说话,“牧者要敢于承认自己的软弱,坦诚自己的失败,知道自己的贫穷,袒露自己的无能,并接受‘有限性’这个礼物。这样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真我。因为成熟的生命就是喜乐地活在神给我的有限性里面;此外,在一个逃避身心痛苦、追逐官能快乐的消费主义时代,牧者应当逆潮流而行,学习感受痛苦,正视痛苦,接受痛苦,因为痛苦往往是通往怜悯的道路。”要感受痛苦,正视痛苦,接受痛苦……她喃喃自语道。
继续读下去,“他就是那一位泪迹斑斑、伤痕累累的上帝。通过他的伤口,我们学习医治自己的伤口,用我们的伤口去学习医治他人的伤口。”哦,她似乎恍然大悟,体会到些旧日似曾相识的恩典。顺手再拿起旁边的一本书:
无人得免受伤。
我们都是受伤的人,
身体上、情感上、
心理上或属灵上。
主要的问题不在
「如何隐藏伤口?」
让自己不难堪,
而是
「我们的伤口如何为别人所用?」
当伤口不再是羞耻的源头,
而变成医治的源头,
我们就成了负伤的治疗者。
耶稣是负伤治疗的神。
因祂的伤痕我们得医治。
耶稣的受苦与死带来喜乐与生命。
祂的卑微带来尊荣;
祂被弃绝,
却因此建立了爱的群体。
身为跟随耶稣的人,
我们也可以,
让自己的伤痕成为别人的医治。
——《卢云的心灵面包》
“让自己的伤痕成为别人的医治”她重复着,所以,自己得亲身经历这苦楚,才能深刻体会理解他人的痛苦。
后来,她的目光又瞥见了C.S. 路易斯的《给孩子的信》。书中几乎同样的又在述说着相似的情景。“路易斯——一个亲身经历过战争摧残的人——却用如此精妙的童话去抚平孩子们心灵上的战争伤口,呼唤他们内心的爱,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的风风雨雨……路易斯——作为一个有缺失童年和痛苦经历的人,面对苦难而伸向孩子们温暖的手”(摘录《给孩子们的信》“出版说明”)路易斯同样是遭遇苦难的人,却给处于二战,以及战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
至此,她似乎更加明白了天父的美意。若不经历深入骨髓的背叛,与刻骨铭心的痛彻心扉,怎能体会灵魂深处的悖逆,罪恶使得罪人那么容易被仇敌魔鬼吸引,却又那么极其不愿亲近神,反而远离神。
虽然,她似乎又受伤了。然而,在受伤的边际,十字架上,爱的宝血医治了她。何德何能,怎配得与挚爱的救主一同受苦,又一同得荣耀?
读过路易斯给孩子们写的信件,她的内心更是愁云尽消,还随口哼起了《宝贵十架》的赞美诗歌。
这些文字里,因充满了父神的爱,也带着强大医治的功效和疗愈之力。她几乎被深深吸引了。不禁又想起了安徒生笔下,黑暗灯光里,那个爱读书的可怜孩子,当他读到一个故事,一个穷苦的孩子把书读给家人,贫苦的家就增添了温暖。他也开始写书,他的文字给更多人带去希望。于是可怜的孩子,也开始在黑暗的灯光下,读书给家人听,并且尝试写作,果然这些文字,就化为串串音符,飘进千家万户。苦难孕育出来的希望力量!这岂不正是作者的夫子自序吗?
此时的她,也坐在窗前,夫子自道。愿借此安慰千千万万牧羊人的破碎心灵,在救主基督十字架宝血的爱里得着医治。
后记
偶尔听得一些牧羊人,向自己诉苦。“我牧养他们,受了伤,谁来为我疗伤?”“我牧养他们,谁来牧养我?”曾经自己也千百次追问过上帝,可没有答案。偶尔,心中会出现,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1-6)
或许,这就是最完美的解答。虽然是最严酷的解答,因为包含着最刻苦铭心的训练,然而,的确是最完美的解答。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来12:10-13)
虽然,这里说到的是管教。然而,对于牧羊人这般特殊的训练,所结出的果子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单单仰望十字架上的主,单单依赖他的供应。虽然大牧人耶稣会使用不同的方式牧养我们,但最终,大牧人的心意,是要将我们的眼目引向他自己。而这个过程的本身的确是更加艰难的,却也是父神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