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21日,“基督教中国化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在北京内蒙古大厦举行。前来的有150多名来自各国各地专家学者。主要主办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北京基督教两会。海外专家有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罗明嘉教授、美国富勒神学院欧迪安教授、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魏悌香牧师、道凤山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外籍专家简浩恩、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黄保罗教授、香港文化更新中心主任梁燕城牧师等。
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卓新平所长致开幕词:
基督教中国化议题,古老而常新,历程复杂多变,不忘历史,着眼当下,开辟新境。
普世性通过本土化表现出来。文化适应、融入、创新。
没有文化适应,基督教可能在欧洲处于边缘的犹太教;没有地理大发现,基督教还只是欧洲宗教。
本土化与普世性不能绝然分开。
汉语与汉文化的概念与元代相关。
不要造成文明冲突和政治对抗。
基督教中国化,在20世纪成为共识。
今天,基督教中国化,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温故而知新,发扬加弘扬。
复杂的历史,与政治不能完全脱离。
文化层面,与文化如何互动。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督教要进入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要吸纳基督教文化,
古今关联,中西交融,优优结合,美美与共。
中国基督教政治选择与表态不可避免。
中国基督徒对中国文化要有真情实意。
基督教要生存着并热爱着这个文化。
蔡葵(北京基督教两会主席):
去年与宗教所开办共创和谐社会会议,今年思考如何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做一些实际事情。基督教中国化是一个实践,从唐朝就开始了。基督教在中国土壤上如何能够健康生长。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上,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国文化有更长远的源头。
刘先传(北京市宗教局副局长):
基督教中国化,学界、政界和教会共同关心的。中国基督教生存发展的必须,对于中国基督教都具有重要意义。基督教能够不断适应各个国家的环境、文化。基督教不只是数量的扩展,还要有内涵的提升。为教会提供发展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