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12月11日三一国际礼拜堂复堂以来,人数不断增加,各项事工有序开展。为促进信徒灵命成长,除了证道之外,一向重视文字事工的靖牧师认为,文字栽培工作是提高信徒信仰素质的有效途径。
昆明市三一国际礼拜堂《活水》周刊自2006年10月创办至今,已走过近四个年头,出版逾200期,其名源于经上记着说,“从他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滋润世人干渴的灵魂。该周刊主编靖玖玮牧师与福音时报同工交流时感恩地说,《活水》周刊从200期开始,无论是从内容、版面设计及页码等方面已有很大的改变,也越来越受弟兄姐妹喜欢。
自2004年12月11日三一国际礼拜堂复堂以来,人数不断增加,各项事工有序开展。为促进信徒灵命成长,除了证道之外,一向重视文字事工的靖牧师认为,文字栽培工作是提高信徒信仰素质的有效途径。
《活水》周刊设有《牧者心声》、《圣经要义》、《查经分享》、《崇拜程序》、《讲章选登》、《灵修小品》、《信仰答疑》、《见证如云》、《文摘》、《影评》、《教会动态》等栏目。周刊上选登的文章主要是平时的积累。靖牧师说,如果平时看到使得信徒受到造就促进信徒灵命成长的好文章,就摘录下来,以备《活水》周刊用。他也鼓励同工多写一些原创作品,“一个杂志的质量除了编排及文章本身的质量以外,还看有多少原创作品。”
《活水》周刊至2009年底主要由靖牧师负责,其他同工帮助做一些基础工作,比如整理稿件、排版等。由于从神学院校毕业的神学生在文字事工方面有很大欠缺,又因工作的需要,一些过去的编辑同工走上其它侍奉岗位,所以创刊四年来,周刊的编辑换了一个又一个。靖牧师说,“他们都为《活水》周刊的编辑工作付出了辛劳。”
“虽然我很注重文字事工的侍奉,但对办好一个杂志的要求和规范了解较少,常常力不从心,感谢神,今年3月份,神预备了一位在文字方面有恩赐的江南姐妹加入到我们的侍奉团队,她是一位国民教育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过去也曾有办杂志的经验。她的加入不仅节省了我很多的时间,还使周刊在质量方面上到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周刊上的文章来源、作者等都一一明确标注。
“我要做的事情很多,有时需要写一些牧者心声,以引导整个教会发展的方向,但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现在江姊妹负责《活水》周刊的主要工作,省却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我有更多时间思考更大的事工。”靖牧师欣慰地说。
《活水》周刊是免费发放,每周一期,从最初的四页到后来的八页,到现在二百期的十二页,发行量从最初的近4000份增加到现在的7000份,这是很大的工作量,靖牧师说,每个礼拜都要按时交稿,交给印刷厂印刷。面对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有限,每个礼拜都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周刊开始创办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教牧同工和信徒认为这是很大的浪费,靖牧师举了马利来用香膏浇在耶稣头上的例子,这是不是浪费?如果帮助弟兄姊妹生命的成长是浪费,那在教会开展什么工作不是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力排一些人的不正确观点,毅然决然办此刊。
走到今天,回头查看,靖牧师说,“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弟兄姐妹对《活水》周刊爱不释手,有很多弟兄姊妹攒起来装成合订本收藏。从一百期后,我们除了提供给堂内的弟兄姐妹,也会按着全国两会通讯薄上的地址给全国各教堂免费赠送一份,有的弟兄姐妹也汇款给我们,以支持此项事工。各地教会有愿意得到《活水》周刊的弟兄姊妹,只要把地址告诉我们,我们就会寄出,我们愿意用我们的文字侍奉提升弟兄姊妹灵性生命成长,也藉此使教会与教会有更好地交流、沟通。”
近四年来,《活水》周刊使弟兄姐妹的灵命得到了造就,已成了三一堂每一个弟兄姊妹礼拜天期待得到的一份礼物。它不仅报道三一堂各项圣工的进展,也指引着三一堂事奉的方向,为三一堂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刊物印刷的费用主要来自堂内和其他地方的信徒奉献,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每年所得到的奉献刚好可以供应当年印刷刊物的费用。靖牧师感恩地说。
《活水》周刊出版200期时,有传道分享说,“自2006年10月15日活水成立以来,它伴我们走过了近四个春夏秋冬。回想起来无论教会经历多少艰难,但很感恩《活水》周刊从未停过。最初我虽没有看过活水,但自从08年后每期的活水都在伴随着我成长。每一个栏目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从牧者心声里,我可以领受到励志、成长、处世等信息。
“还记得188期中一篇题为《牧师也是人》的文章,从中让我听到牧者的心声。今天我虽是牧者,但牧师的很多难处我是无法体会的。从圣经要义、查经分享让我对圣经有了更深的理解;从程序的安排中让我对今天的服侍一目了然;从弟兄姊妹的每一个见证中让我有了服侍的动力。总之每一个细节都深触我心。藉着200期周刊来临之际,衷心祝贺《活水》越办越好,给更多的人带去祝福。”
谈到三一堂在文字事工上的计划和展望时,靖玖玮牧师充满信心地说,文字事工对人们生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在接下来的文字事工开展中,他们除了把《活水》周刊办好以外,还将计划出版适合该堂的赞美诗歌,使《活水》周刊上的信息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被全国各教会的同工们所喜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