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书五1-12
1 约旦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和靠海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他们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2 那时,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刀,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3 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刀,在除皮山那里给以色列人行割礼。4 约书亚行割礼的缘故,是因为从埃及出来的众民,就是一切能打仗的男丁,出了埃及以后,都死在旷野的路上。5 因为出来的众民都受过割礼。惟独出埃及以后,在旷野的路上所生的众民都没有受过割礼。6 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等到国民,就是出埃及的兵丁,都消灭了,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耶和华曾向他们起誓,必不容他们看见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7 他们的子孙,就是耶和华所兴起来接续他们的,都没有受过割礼。因为在路上没有给他们行割礼,约书亚这才给他们行了。8 国民都受完了割礼,就住在营中自己的地方,等到痊愈了。9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直到今日(吉甲就是滚的意思)。10 以色列人在吉甲安营。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11 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就吃了那地的出产。正当那日吃无酵饼和烘的谷。12 他们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那一年,他们却吃迦南地的出产。
我们一直活在选择当中,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他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选择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这么说: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将拥有选择。所以,对于一个领袖来说,他的选择可以直接反映他的成功程度。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之时说:我的成功在于我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秘密的话,那么还是一个词――“选择”。因此,除了在待选择的内容和成功的定义上,需要区别于世俗而执着于真理以外,教会的属灵领袖也当有正确的优先次序选择。
约书亚是接续摩西要成为以色列领袖的人,做领袖并不容易,做几百万以色列人的领袖更不容易,所以“刚强壮胆”成为围绕约书亚一生的主题。约书亚领受使命之后,第一个面临的挑战就是渡约旦河,但是这个挑战却经历了上帝神迹性的祝福,让以色列人安然渡过约旦河。在胜利面前,领袖是最容易得意忘形的,但是约书亚的挑战却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进入约旦河之后,他马上要面临重要的抉择:乘胜追击?还是停下给以色列人行割礼?显然,圣经中的约书亚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约书亚如此选择背后所展现的价值却要成为当代教会领袖的学习,让我们从这段经文中去学习属灵领袖的优先选择:
神的旨意在人的计划之先
从圣经中我们知道,以色列的渡河行动给迦南地的人带来惊人的消息(1节),原本他们已经惧怕了,但是现在是完全丧胆,圣经形容他们的心“……消化了,不再有胆气”。以色列人因为刚刚经历了大神迹,应该是士气最为高昂的时候。所以,无论从常理分析或者军事观察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约书亚继续军事行动的最佳时机,但是神却要约书亚止步给以色列人行割礼(2节)。虽然神的要求令人费解,但事实上领袖约书亚马上就面临着一个优先次序上的选择:到底要听神的吩咐呢?或者去遵循人的观察和推理?圣经中的约书亚做出了听从神旨意的决定(3节)。
确实,人可以凭着我们的智慧去观察、分析,并常常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但是,有时候即使合理,却并不为神的旨意。当教会领袖在实施教会管理和行政决定的时候,一定需要收集参考众多的资料,以往的经验,当前的需要,以及未来的远景。如果这些资讯丰富而有力量,足够成为做决定的理由的时候,领袖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神怎么说”。即便是有祷告,往往也成为了我们决定之后的“交托”。
经过极为痛苦的摸黑过程,中国教会被推在了十字路口上,这个时候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要转型的中国家庭教会的发展是要借鉴国外巨型教会的经验?是依据学院派的教会增长学?是继续走有中国特色的敬虔主义道路?又或者探索寻找其它更合适的发展模式。这需要中国教会领袖要面临的选择,但选择过程中的优先执着却是中国教会领袖要注意的。
对于一个英明的领袖来说,经验借鉴是要的,理论学习是要的,特色保持也是要的。但是去寻求、明白并且遵循神的旨意,却是一个教会属灵领袖不可缺少的。就如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刀”的果断决策一样,当代中国教会领袖需要比任何时期都要更在意神的旨意。因为这个时代,影响教会领袖决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制度化的行政管理,富有创意的策划意识,日渐增长的奉献资金以及有恩赐的人才储备,都会成为领袖决策的依据。但是,仅仅依据这些所带来的决策,并不会带来教会真正的复兴。虽然,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排斥以上这些,但是当代教会领袖还是需要回到原始的方法当中,透过研经和神学分析看神说过的公开性的旨意,透过祷告和等候去寻求神没有说过的、隐藏的旨意。
与神关系比成功胜利重要
神的旨意要求约书亚给以色列民行割礼,而割礼手术会使得包括军队在内的全部男人都暂时失去战斗力。当时以色列已经渡过了约旦河,因此他们是在更接近敌人的领土上进行割礼手术的,这时候对于敌人来说,攻击以色列人会是一个好时机(以色列的历史中曾经在这方面上有深刻的经验。参创三十四章)。也就是说,约书亚因听从神意旨所做的决定不仅仅不能使以色列民打胜仗,甚至可能会让整个以色列人陷入危险的境况当中。但是割礼源于神与以色列的祖宗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这里是以色列人重建他们与神立约的关系(2-7节)的记号。虽然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之时没有行过割礼,但是神要让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地之时要与神重建关系。
对于军队将领来说,战事胜利会是最重要的,战争时期中预备战争也应该是极为紧急的事情,但是约书亚却放弃了一件紧急的事情,而去行使作一件看起来不是很紧急,但是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与神重建关系。
这个时代是讲究成功和发达的时代,商业如此,教会也是如此。巨型教会模式给予成功赋予了更多元的定义,更给当代传道人的牧养增添更多的挑战。于是,信徒在讲台、关怀以及活动策划上对传道人的要求越来越多,传道人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在如此挑战面前,传道人“成功”要求也越来越需要满足。于是,为得此满足,即使是教会领袖,放弃了休息的时间,放弃了和儿女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放弃了祷告和听道的时间。这个时候,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与神关系重要还是服事的成功更重要?
如果说教会的活动或者事工常常会是教会领袖的紧急事情的话,那么与神的关系应该会是重要的事情,这时候对于领袖来说,我们的选择就是先做紧急的事情呢?还是先做重要的事情。一般情况,那即紧急又重要的事情,谁都应该知道是要最先完成的。最为我们忽略的,就是那些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常常忙碌在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当中,去忽略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而结果就造成那些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发展成为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这个常常是我们的噩梦。
教会领袖的危机就是将事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与神的关系。无论是以前电视布道家的金·贝克,还是新近的知名福音派牧师泰德·哈格德,他们的失败都在见证一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