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找到荔湾区金华街芦荻西的50号,发现临街的一面已经用帆布围了起来。在帆布内部,万善堂主堂的屋顶已经完全消失,只剩下高矮不一的围墙,里面砖木胡乱地堆放着,淤泥遍地,俨然一片废墟。而附设的牧师楼则还保留着。附近的街坊陈伯对记者感慨:“万善堂是一座文物,在大半个月前被拆了,文物都拆,唉。”
记者从住在万善堂旁边的吴婆婆口中了解到,这间万善堂曾经先后被改作小学、工房、制衣厂、仓库,差不多有百年历史。她说,万善堂是基督教教委找人拆的,被拆时已经是危楼,万善堂后面的牧师楼也将要拆。
但随后记者致电荔湾区文管所一负责人,他却表示,根据万善堂业主(广州市基督教协会)的报告,万善堂是今年8月初因为下雨而自己倒塌的,而非“被拆”,该负责人还表示,一定会按照原样维修。
“穷教会”初期没钱请牧师
万善堂于1926年落成,由英国伦敦慈善会传教士新理信创办,一开始取名为芦荻巷礼拜堂。记者翻查文史资料得知,在解放前,广州的基督教会派别众多,教堂林立。其中,惠爱堂(前身为丛桂新街礼拜堂)和万善堂被人们合称为“兄弟堂”。惠爱堂的教友主要是上层社会人士和知识分子,万善堂的教友多数是普通店员、工人和手工业者,是名副其实的“穷教堂”。
万善堂穷到什么地步?教友梁图光在历史资料里写道:“至于购地与建筑费用,一部分系伦敦教会拨来,一部分由教友捐款,并向丛桂新街堂(即惠爱堂)教友刘体志牙医师借来白银一千元,新堂才得建成。”在建堂之初,教会甚至没有能力聘请牧师。
1933年,牧师李启荣以聘金每月50白银接任了万善堂的牧师一职。据称,这个价格低于牧师级别的薪金。李启荣到任后,不遗余力地发展教堂事务,使得万善堂渐渐进入全盛时期。万善堂内部分为前、中、后布局,前座为教徒礼拜之地,中段是花园,园内存有“地藏庵”是石碑,后座则用于牧师办公、居住,东西两侧是宗教活动场所及教徒宿舍。据了解,在万善堂最辉煌的时期,附设有牧师住宅、祈祷室、主日学室、妇女服务团室、儿童礼堂等。万善堂整栋建筑虽不是美轮美奂,却幽静朴素,中西合璧,很有特色。现在,在万善堂的牧师楼前,还可以依稀认出花园的样貌,一株鸡蛋花树立在花园正中心,已经长有两层楼高。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万善堂被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但没公布保护级别。这个定义成为网友们争议的焦点,不可移动文物算不算文物保护单位,受不受文物保护法保护?对此,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告诉记者,虽然万善堂还不是正式的文保单位,但是一旦登记,就受到文保法的保护,未经允许,不可随意改动。记者翻查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也在续表中找到了关于万善堂的记录。
吴婆婆就住在万善堂的旁边,从她的家中可以平视万善堂主堂的废墟。她告诉记者,她大概在1960年搬到芦荻巷,当时万善堂已经被改建成芦荻西小学,后来又改为学校宿舍、制衣厂、仓库等。据荔湾区志记载,万善堂当年还是中共地下党重要机关所在地。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被拆之前的万善堂,主堂内部已经无人居住,丢空了十几年,但附属的牧师楼里仍然住着房客。文革时期万善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过,从现存的近期照片看,其中西合璧的风格仍然非常明显。圆形拱门、巴洛克风格的窗体、动态流线型的山墙,以及融合了中式琉璃瓦的欧式屋顶,糅合了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欧式建筑的风格。
如今,万善堂的主教堂一片废墟,只剩下后面的牧师楼。根据汤国华的说法,牧师楼的艺术价值远没有主堂高,“可以说万善堂最有价值的地方已经没有了”。
■官方回应
荔湾区文管所:万善堂不是“被拆”,是自己倒塌
对于街坊讨论的“万善堂被拆”的消息,荔湾区文管所负责人否认“被拆”一说。他告诉记者,业主单位(广州市基督教协会)的报告说,万善堂是今年8月初因为下雨自己倒塌的。
随后,记者在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网站上看到2009年的一则消息。该消息表示,万善堂与道教斗姥宫邻近,不同宗教却能和谐相处,是广州市宗教文化的一大景观,“经省、市、区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年久失修、已空置数十年的万善堂重新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该消息还指出,要在2010年7月前完善对万善堂的修缮工作。
本应“完善修缮”的万善堂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反而主堂整体崩毁。对此,荔湾区文管所负责人表示,一直在对修缮的方案进行讨论,但是没有定下来。荔湾区国土房管局危房鉴定所鉴定万善堂是“C级危房”,近期还发了危房整改通知书给广州市基督教协会。当时的用意很明确,一定要按照原状维修。
主体已经崩塌,是否还能“原状维修”?该负责人表示,对于万善堂部分建筑倒塌,荔湾区政府和文化局很重视,目前正在邀请有资质的单位制定维修方案。市文化局也有专家和领导到现场查看。据悉,文管所咨询过专家和市文化局,认为万善堂建筑基础还在,文管所也有万善堂的资料,可以按照原状维修。对于附近居民说万善堂后面的牧师楼要拆掉,荔湾区文管所方面表示,“不会拆牧师楼,这是万善堂的一部分,也属于保护范围。”
■专家说法
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
文物不可重建,一旦被拆就要除名
南方日报:万善堂有什么特点?它有怎样的艺术成就?
汤国华:万善堂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里面又包含着中式风格。其中,它正面的山墙是动态的弧线造型,屋顶也是西式结构,但使用了中式的琉璃瓦。这是中西构建的一个例子,以西为主,以中为辅,体现出当时西关人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
南方日报:万善堂有怎样的影响力?
汤国华:万善堂是基督教堂,是基督教下的一个机构,在全国分布很广,而广州的万善堂只有一间。它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它的附近有个斗姥宫,是道教的建筑,两者贴得很近。这在广州是很少见的现象,两个不同宗教文化的建筑可以这么和谐地建在一起,说明了文化的包容。
南方日报:万善堂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但没有公布保护级别,这种情况下受不受文保法的保护?
汤国华:不可移动文物是针对可移动文物而言,像不可移动的建筑。万善堂已经是登记保护的文物,不过还不是正式的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一旦登记,就受到文保规定的约束,都要按照文物批示进行改动。
南方日报:有消息指万善堂是因为屋顶坍塌成了危房,这样可以拆吗?
汤国华:肯定不行,这种情况应该进行抢救性修复,然后再报批,再研究修葺方案。文物是不能拆的,一拆就不是文物了。
南方日报:如果原址原样重建,还能恢复原来的样貌吗?
汤国华:文物是不可重建的,一旦被拆了就要从文保单位中除名。我以前进过万善堂,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3月。当时觉得没有那么残旧,只是局部残旧,主要是山墙那边损毁比较严重,里面的框架还是基本完好的。万善堂的牧师楼还在,但是它和主堂的建筑风格并不是很统一,艺术成就没有主堂那么有价值,万善堂最有价值的地方已经被拆了。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