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诗歌的短歌
称谢神并承认自己的罪 祷告(包括祈求、认罪、罪得赦免)
再次强调本主日的主题 唱诗《生命路上歌》(304)
神藉著圣经向我们说话 读诗九十1~12;弗6~20
我们以赞美回应神的话 唱《三一颂》(399),或圣诗《千古保障》(22首)
告诉神我们的需要 感恩、祈愿与恳求的祷告,会众同声说[阿们]
以奉献金钱敬拜神 奉献与奉献诗歌《一切献上歌》(343),独唱或
诗班唱
聆听神的话语 讲道:[重新再开始的福音]或[什么比新年新计
划更好昵?]
对神话语的回应 唱诗《心愿》(427)
恭守圣餐
记念基督的一生、 邀请信徒恭守圣餐
死亡与复活 感恩的祷告,接著是擘饼与分杯,同时可唱圣
诗或短歌。用餐之后,接著唱《三一颂》
散会 祝祷
殿乐
现在从神学的观点,解释此崇拜程序的进行过程。
聚集
我们都清楚,会众在情绪是、理智上或心理上,尚未有所准备之前,是无法立刻进入崇拜的状能,因此,司会可以利用聚会一开始,报告本周教会的活动,练
唱新的诗歌,或熟悉其他的崇拜项目,以及欢迎弟兄姊妹,特别是欢迎来宾参加聚
会。接著弹奏序乐,一定能帮助会众安静,预备心敬拜神。
4
第一首诗歌
聚会开始时,全体会众以诗歌同声赞美神,是最合适不过了。第一首诗歌的歌词,应该都是赞美性质的,诗歌形式可以是圣诗,也可以是诗篇、福音诗歌或崇拜的短歌。第一首圣诗《心泉歌》,感谢主恩深广,无量无边,正符合这个信息的主题。
开始的祷告
牧师可以接著以简短的祷告,继续带领会众赞美神,重述神的属性与供应,承认神的存在,以及恳求神祝福聚会。正如以赛亚书第六章所记,人们体认神的完美之后,就能清楚知道、懊悔,且承认自己的不完全。事实上,会众如果不能确信罪得赦免,就无法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敬拜。因此,聚会开始的祷告,应该包括认罪与罪得赦免,正如约翰一书一章7节所说的:[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唱诗
圣诗《生命路上歌》(304),既切合本主日的主题,又回应前面牧者的祷告所 致的确信,表明我们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永不改变的信心,因为耶稣挑战重担。其他的诗歌,例如《擘开生命之饼》或《爱筵我尝歌》,也很适合。
读经
信徒聚集一起敬拜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恭读与聆听神的话语。但是有些福音派的教会,在崇拜中是几乎不读经的,这似乎是继承布道会的传统。在那种敬拜中,布道家或传道人只是挑选或念一小段经文,然后根据那一段经文,讲一长篇的道。
这种传统,其实与早期教会基督徒的作法截然不同。犹太会堂的传统,每次聚会都念数段旧约的经文,以及轮流阅读保罗的书信。
福音派的教会,应该特别重视神的话语才是,而不只是讲道时,手里拿著一
5
本圣经而已!从前犹太人,当他们将摩西五经从会幕中拿出来,那是一个非常庄严肃穆的时刻。东正教的崇拜礼仪,在恭读神的话语之前,先由祭司拿著色彩缤纷的旗帜穿过会众,手中并高举福音书信。有些教会渐渐设立一个传统,就是在读经时,请会众站立,表示对神话语的尊敬。对多数的教会而言,至少应该用充分的时间,带领会众读经,选用的经文,要包括旧约与新约,让会众了解两约是联贯的,也是一致的。天主教在这方面值得我们效法。他们先读一段旧约(或次经)的经文,再用启应的方式郎颂诗篇,接著念一段使徒书信,最后读一段福音书信。
配合新年崇拜所选的两段经节,提醒我们岁月如梭(诗九十1~12),也教导我们如何爱惜光阴(弗五6~20)。
以音乐回应神的话
根据教会的传统,读经完毕便是赞美。在从前修道院内的聚会,读经之后,接著唱[颂歌],例如《赞美》及《尊主颂》;读诗篇之后必唱《三一颂》。因此会众回应神的话,唱《三一颂》或圣诗《千古保障》(歌词是华兹根据诗篇九十篇改写的),都是非常合适的。
祈愿的祷告
有时又称为[牧者的祷告]。当然,这个题目难免使人认为,这一项与会众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实,在传统及许多现代的崇拜程序,这一项注明是[信徒(受洗者)的祷告],或[会众的祷告],只是由牧者还领众信徒祷告。
神在新约圣经教导我们,要为他们代求。所有传统的崇拜仪式中,都包括各种不同内容的祷告,牧者一定要在祷告中,记念信徒的各种需要。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
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 (提前二1~2)
6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请你们为我们祷告,好叫主的道理
快快行开,得著荣耀,正如在你们中间一样。(贴后三1)
回应的诗歌
当然,证道之后唱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