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赵晓分享了自己对于“信”的看法。他认为信仰的核心是超越眼前所见的,去信一个眼前所未见的,这“信”一定是信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相信自己一定不是信仰。对企业家而言,信仰与普通人一样,但最需要重视的是他们的道德行为,因一般人做了坏事造成危害可能有限,企业家坏了却有可能危害社会。
“并不能将企业家的信仰简单的理解为企业家的商业精神。企业家的信仰是超越于企业家的商业精神的,但是企业家商业精神肯定受企业家信仰的影响,是企业家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赵晓博士从东西方企业家的差异入手,具体看企业家的信仰对企业家商业精神的影响,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新。到目前为止,尽管企业家代表着社会中最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但西方企业家相对更具备创造精神,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面,企业家在创新上的表现还不太充分。
“基督教文明信奉的上帝是创造的上帝,世界上的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也赋予了人创造的能力,你要应用这种创造能力来荣耀上帝。 ”赵晓博士谈到,在基督教的概念中,财富本身是上帝的,自己只是管家的角色,所以“他们要用上帝的方式去赚钱,用上帝的方式支配财富……中国很多企业家做生意是由一些人的需求来驱动的,像养家糊口、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但是基督教信仰下的企业家就会有一些超越性的动机,比如荣耀上帝。”“信仰有助于人活出道德”,他引用小布什的话指出,如果一个企业家有信仰,可以使他更容易有好的道德行为,对社会也会更加有益。“虽然有些人没有信仰可能也活出道德来了,但是如果有信仰可能会走捷径、会更快、更好的活出道德。”
基督教里面一些金钱观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赵晓博士对比犹太教的金钱观谈到,基督教发明了一个更加积极的理念——拥有财富的人是上帝的管家,如果上帝让你来创造财富,让你做管家,这就是你的天职,如果是上帝来让你经商的,你经商的工作就有了神圣的价值。他还提到市场经济是从宗教改革的地方出现的,清教徒带来了整个西方的变革,带来了财富和文明的鲜血,对人类的市场经济、人类财富的创造活动贡献是最大的。
基督教文明特别重视契约精神,最早最神圣的约就是上帝跟人类的约。而商业文明、工商文明便是一种契约文明,这种神圣的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的集成,基督教有这种神圣的契约精神。其次,基督教亦倡导博爱,因博爱可以带来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和谐,才能跟人和谐。
赵晓表示,这种契约精神以及博爱精神是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最需要的一些精神制约,如果要走向工商文明,就要意识到工商文明本身就是契约文明。中国希望走向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每个人自身的和谐,自身的和谐最关键的是你能够“爱”。
在与《管理学家》的对话中,赵晓博士认为基督教影响了全世界的商业社会,是全世界商业社会的哺育者和摇篮。但在学习市场经济模式时,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本质,基督教文明对西方经济、对市场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罪”的观念,人人都有罪。因为人有罪,所以就不能把过大的权力给一个人,故而建立一个制衡的体制。
“应该向中国的企业家提倡什么精神?”赵晓博士认为,基督教文明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好东西,最主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有开放的心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吸收基督教文明好的东西,其实中国文化本身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汉朝的时候,儒道融合,支持汉代崛起,第一次大国崛起;到唐朝的时候是儒道文化跟东方的佛教文明融合,儒道佛,然后支持了唐的崛起;这一次肯定是传统的中华文华和基督教信仰的文化,特别要注意吸收基督教文明的因子,能让我们的文化变得更加博大精深、更加光辉灿烂,支持我们第三次、新的大国崛起。
面对有些企业家仅把信仰当成个人宗教信仰,并不运用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行为的问题,赵晓博士指出,“这不是真正的信仰,只是宗教徒。他只是礼拜天去做礼拜,然后他的工作、方式、行为跟别人没有什么两样,这些人是宗教徒,不是真正有信仰的人。”
上一篇:刘澎教授谈今日中国的政教关系:问题与走向 下一篇:你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者吗?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