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welfare portal

公益性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西方基督教网络传播态势及其研究视野
2011-10-02 10 作者:许正林、贾兵 发布者: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
  • 收藏
  • 管理
    8739 字体【
    行并没有真实旅行那样费劲,太快,一般也没有什么痛苦。那种公共感觉当然也不同于那种现实中面对面的,对于很多旅行者来说,那种虚拟的“真实”感觉也是假的。

      对于网络宗教传播而言,博客代表了一个有着特别兴趣的场所。Cheong,Pauline Hope根据对一些博主的采访,对200个提到基督教话题的博客主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博客为教徒提供了一个交流经历的场所,不是异于私人和公共空间的第三空间,而是一个混合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混合了神圣和罪恶的地方”。当信教的博主将他们的博客同那些主流的新闻网站、非教徒的博客、其他的如维基百科一类的在线合作的知识网络链接起来时,他们就启动了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堂为中心的活动领域。通过记录他们自己生活中每天的信仰经历,这些博主不仅是在同他们的社区或更大范围的公众交流,也是在自我交流。这种将博客作为一种对日常经历的宗教沉思的态度,不同于那种流行的将博客视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的态度。

      四、网络传播与基督教的矛盾态度

         网络传播从一开始就是一把双刃剑。关于网络宗教的一个中心问题是极端组织会利用新的媒介招募新成员,不仅会从传统宗教组织中吸走成员,可能还会捕捉那些有时并不情愿的人,强迫他们从事消极的事情。针对“网络对崇拜或崇拜之间的纳新来说是不是太肥沃了”,Lome L.Dawson等人调查了30个新的宗教运动网页,发现广告、促销和提供关于各种群体的信息是网络主要功能之一。那些卷入的人,没必要非得是软弱的、有需求的、太木呆的、社会孤立的。也许只是他们太技术化了,因而社会接触对他们来说才是关键。加入者也许有兴趣了,因为网络环境既是新的/进步的,又较少那些传统宗教群体里的关于地位和阶级的装饰。比起其他的“广播”媒介,在网上发布信息和从事活动,代价并不贵(又容易使用)。“网络也许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而不仅是一个工具;它从整体上改变了社会和机遇。”宗教很可能从一个机构变成了一个文化资源。网络打破了许多障碍提供了一个网络环境,宗教在这里可通过一种传统里不允许的方式繁荣起来。然而,网络不可能对宗教只是有利,它已被商品化了,它撕毁了传统而不是以一种对等的正当的东西代替传统,这可能对宗教有害,一些新的网络宗教社区看起来更像是在游戏而不是奉献。

      英国国教信徒认可一种更加静态的制度上的分级,目的主要在于对移民于网络的抵制。在美国,福音教派在采用和适应新技术来传播他们的信息方面总是最活跃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最初感知到的自我属于被边缘化的少数派——包括最先利用当时的新技术,如电影、广播和电视。

      在线宗教仅是宗教的强化而不是改革,一些传统也面临神圣和亵渎的更加紧张的关系,这些都与互联网和网络传播技术相关,因此,网络环境被认为不适合他们的信仰的表达。在那些更可能使用互联网的人对宗教的主张所持的批评性态度和那些信徒对他们的传统的明确的主张所持有的较平和的态度之间会有一种紧张的关系,即在网络使用者和批评性态度之间有一种相关性,将宗教作为网络使用者的批评目标。同样,宗教团体并没有狂热地使用网络。宗教和技术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更有可能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假象,而不是我们原来认为的那种敌对关系。有关研究表明,信徒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大,不大可能采用网络传播技术,那些年轻人,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的,又不愿意加入传统的宗教。

      坎贝尔进行了“通过结合网络和俱乐部文化、基于分享的努力在Ibiza岛的青年中布道”的尝试,探讨现代电子媒介能否用来并支持在青年文化中布道。因为Ibiza岛一些青年视俱乐部文化为一个精神空间,在这精神空间里可以发现他们自己和他人联系,所以在线布道项目尝试既利用面对面、又利用网络资源去在这些青年中布道。这个研究注意到,俱乐部的参与者迷失了他们自己,寻求在一个更大范围内的身份,参加俱乐部成为一种很好的经历。网络起一个杠杆作用,作为交换和建立社区的空间。坎贝尔认为,在线关系的传播和互动比一些面对面的工作更接近宗教社区的核心;线上传播是植入日常生活的,这一点使得它相当真实;同时,“在线”关心每一个人;“在线”融入了日常生活;“离线”向“在线”的转移正在增加。

      五、基督教网络传播与宗教权威的多重难题

      传播的变革总是倾向于质疑权威,在宗教实践领域尤其真实。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徒而言,他们反对某个人拥有解释“词”的权力。当信息被媒介改变的时候,这种异见最突出。网络的一个最大承诺是提供巨量的信息。问题是,这些信息及其供应者的准确与可信性。网络提供了巨量信息,也暗示着使用这些信息是正当的,另外,尽管不太可能去印证某人在网络上找到的信息,然而仍有人常在网上寻求宗教的信息,还是有一些方法去证明这些信息的权威性的,比如来自梵蒂冈网站的信息。如果不顾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和使用者验证其权威性的能力,关于权威性的普遍怀疑就会危及权力关系,当权威再也不能控制信息的数量和内容,这种严紧的镣铐就会放松。

      在网络环境中,宗教的权威性和权力的关系是个重点研究领域,主题涉及网上宗教,如仪式、身份、结构、群体等。Dawson很早就将宗教的“控制和权威”作为一个着重考察对象。Barker、Barzali、Cowan等人的研究表明,互联网有强化或威胁各种宗教群体的权威的潜能。坎贝尔认为需要对宗教权威性在网络环境里所表现出的特性有个更精确的认识,这涉及到权威在层级、结构、意识、文本四个不同层面的区别。

      首先是宗教语境中权威的含义。由宗教与互联网相遇而引起的权威问题涉及到要研究权威的多个层面。仅说互联网改变或挑战了宗教的权威是不够的,研究者必须辨明宗教中哪些具体的构成和形式正在被影响,诸如传统宗教的领袖的权力地位、已确立的政策决策系统和成员中传播信息的系统、成员全体的意识形态、正式的宗教辞令和教义的角色及解释,研究互联网上宗教的权威应该辨明这些方面以便于发现是否是宗教的角色、体系、信仰正在受影响。《网络传播杂志》(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从1995年6月到2006年7月有104篇文章提到权威这个概念,但仅有Ruggiero的一篇文章对这个术语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即“界定和描绘现实的权力”,来凸显新闻在社会中的角色的重要性。另外103篇文章对权威主要的使用方式、正式结构、体系或等级有所涉及,此外还涉及到意识形态的权威,如道德权威或与统治相关的“更高的权威”。

    
    全部评论(0)
    • 雁子广播:这位生命科学院士对生命的困惑告诉我们什么?在网上看见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的一篇演讲:《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很有趣。施一公,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

      浏览:5559次 评论:0
      2021-03-19 09:09
    • 1944年的圣诞节,7个敌军狭路相逢在小木屋里,之后……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圣诞节。这是二战中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战役进行了一个多月,双方伤亡惨重。德军伤亡人数10万,盟军伤亡8.1万,美国士兵占95%以上,达7...

      浏览:5424次 评论:1
      2021-03-01 20:07
    • 引言今天是端午节,早上一起床便陆续收到主日肢体的端午节问候,倍感温馨。是的,谁不想往平安?尤其在2020这个特殊的时节,更觉安康的宝贵。一路走来,感谢天父,也庆幸自己还活着。当然,端午之所以被当成重要的节..

      浏览:8571次 评论:0
      2020-06-25 12:06
    专栏作者更多
    • 陈恩慧

      陈恩慧

    • 欧阳光

      欧阳光

    • 谢淑纯

      谢淑纯

    • 李艳凤

      李艳凤

    • 潘五一

      潘五一

    • 清晨

      清晨

    • 李启君

      李启君

    • 蔡宏强

      蔡宏强

    • 袁杰

      袁杰

    • 海夫

      海夫

    • 崔元荣

      崔元荣

    • 刘桂梅

      刘桂梅

    • 倪宏恩

      倪宏恩

    • 邵萍

      邵萍

    • 沈阳

      沈阳

    • 麦子谷

      麦子谷

    • 刘树鹏

      刘树鹏

    • 蒙悦

      蒙悦

    • 肆归

      肆归

    • 王玉根

      王玉根

    • 吴景旺

      吴景旺

    • 童天凫

      童天凫

    • 谢以斯帖

      谢以斯帖

    • 橄榄枝

      橄榄枝

    • 雁子

      雁子

    • 旷野雄鹰

      旷野雄鹰

    • 谢天恩

      谢天恩

    • 潜水荷

      潜水荷

    • 耶稣的宝贝

      耶稣的宝贝

    • 旷野牧歌

      旷野牧歌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Powered by 聖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