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经论语对读”之思——兼略记石衡潭其人其事
2015-10-20 18
作者:
海夫 发布者:
 来源:
原创
收藏
管理
6941
字体【
大 中 小】
始闻有石衡潭者,大推圣经论语对读者也。斯时我在道解大学——试图从圣经真理来重新解读中国经典,故《大学》起解。收到石衡潭来信,大意是肯定、鼓励,一起来做。便窃以为此人可能为六十岁以上的老者,传统、迂执。如此,2013年9月基督徒作家团契时在京见面,自然对不上号。他人介绍:这是石衡潭。心里“哇”了一声。眼前人个子不高,精神、敦实,估摸四十出头。戴着眼镜,不善装扮,却穿着西装,正式不随便。
团契的两三天时间里,他的话不多,倾听的多,并对每个人讲的都认真做笔记,一边记一边思考的样子。轮到他讲,显出不一般的牛劲。2013年讲圣经论语对读,2014年还讲圣经论语对读……主持人希望他讲些写作有关的,他执著地拿出对读的宣传页,郑重地分发给大家。
其郑重之态度、举动,郑重到我不得不去读的程度。两年的短时团契相交中又都蒙他赠书,从京回蓉的列车大抵25个小时,途中不得不将他的书仔细读了。他的郑重、坚持;读他的文字;2015年春夏之际,石衡潭到成都讲座,我作为地主之人有些接待和参与,让我在“这趟浑水”里不得不去看见,思想。
不赞成对读之考虑
哪趟“浑水”?圣经论语对读之争呗。起初我个人之意不赞成的多,为此还写了《圣经论语对读的折射--兼谈福音和中国文化》、 《试破解在中国传福音和文化关系》等文章。为何不赞成的多呢?是认为“对读”从战略、战术上都欠妥。
战略上,福音和文化不是一回事,灵性和理性难以在同一层面对话——福音乃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圣经更启示了属灵的存在和灵性的最高峰。文化呢,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文明的生活化。而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没有不带着罪的毒钩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的理性虽仍残存有上帝的形象,但早已被扭曲、堕落所污染,不过深浅各异而已。将两者拉到一个水平来做对读,既难能显出福音的大能,也可能给人以模糊和误导:嗯,都还不错,或许圣经更好。无意间没有强调那一条路——上帝的恩慈是领你悔改的!悔改唯籍着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而得着救恩。
战术上,无论思想的交锋,还是文化的交融。泾渭分明、平分秋色之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要么被吸纳,要么反被吸纳。类似中国历史文化形成的儒释道互和稀泥,其实是一种怪胎,这种怪现象加诸专制而误国不浅。它并非某些人所标榜的“兼容并包”,而是造成人多“乡愿”——看似忠厚实际没有原则,不过媚俗趋时、善于自义。由此,对读若为传福音,这种战术绝非上乘。如果不是自身有健全而强大的体系,足以去吸纳他者,恐怕入了虎穴,也成了虎食。儒家难撼,并非它的思想多么“高大上”。《论语》者,孔子关于人伦德语也。但因千年来的发展和被利用,已形成厚实的体系和范式。加之庙堂之上,外儒内法,收拾起异见者来,那可是一套一套的,既心狠手辣,又杀人不见血。若不警醒,很容易被统战,被当作棋子。
在主内,类于我之虑者的不在少数。然石衡潭这湖南小子,这些年来以个人之力,猛推对读。被基督徒和儒家两边都骂得狗血喷头,被狠狠地威胁、敲诈、攻击,甚至危及家人安全,亦不回头。勇而前往,很多时候自掏腰包,付出大量的时间、心血和精力,也不所惜。将湖南人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敏锐多思,又血性刚猛。
大争论反映出的大问题
近来在群里对此讨论尤猛,几乎唇枪舌战,口水淹死人。俗话说“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石衡潭扔的这颗“炸弹”,在社会激起的浪小,在主内反倒有大响动。响动大到有些不正常,反映出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深思,并本着真理去面对。
反映出的问题很多,其间一个老生常谈而不得解的问题:“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何相干?”——神学和哲学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位置问题。这纠缠了千百年仍无定论,仁者、智者各有所见。勇者、强者,各有所为。人类文明史就在这纠结中蹒跚而行。何况哲学本就先天不足、神学也起步幼晚的中国,一阵混战在所难免。混战也好,说明中国于斯开始觉悟并发力了。就像孩子发高烧,即便烧得胡言论语,总比发不起烧而昏沉无力的好。因发不起烧更危险,自身点抗体都没有了。《论语》作为哲学,比较低级的哲学,和圣经之神学可以在哪个层面对读呢,大抵在伦理学、修养学层面。因圣经乃全备的。
当然,主要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基督信仰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即基督教在中国的语境化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近千年来,传教士和志士们做的诸多尝试和努力,成效都不大,有的甚至以失败告终。但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辛亥革命的成功,清帝的和平退位,民主制度的雏形,国民性的觉醒,基督教在其后居功甚伟,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权者也故意抹去这点。然而,任重道远在每个时节。光临到一尺,有时表现反而是黑暗反扑一丈。“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翰福音1:5),然也。
信主以来,我就对这个问题关注并思考。读了一些前人研究基督信仰和中国文化的书,感到还是太肤浅。所幸近几年来,“大佬”开始出现,从海外华人开始涌出好些在这方面颇为厉害的人物,他们的书功力非同小可,神学的功底,国学的素养,思路的明晰,力量的增长,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在直捣“中国文化腐朽”部分的老巢。倘若论神学的装备,文学的才华,石衡潭都算不上两厢最出色的。但就是凭着湖南人的莽劲,让他所做的对读推动在社会面上的影响范围比“大佬”大。
有时在历史的特定阶段,神使用一些硬骨头以坚持得偏执的方式来做祂的事。试想,如果有很多石衡潭,张衡潭、李衡潭这样的莽汉,猛推圣经和各种经典的对读会怎样呢?不敢推论传福音的果效,至少也是对大众做了普及和扫盲的工作,比让世上的脑残、黄色、魔幻等大流行好吧。当今中国实乃一个活生生的“混时代”——封建制、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都混在其中,需要扫盲的不在少数。
显出自身的问题,正有神的美意
正因为在“混时代”吧,主内对此的大争论暴露出来的自身问题也不少。没有认真读一下石衡潭的文章、了解其所为就大加论断的,口诛笔伐,冷嘲热讽,甚至攻击辱骂的……有的并不懂国学,也无知于神学,无视于人在历史中的连续性,却像专家一样评头论足。哇,是基督徒所言吗?幸好外邦人没有看见,否则大大的家丑外露了。
外露的可不仅是基督徒的言行问题,还有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神学的出发点、现实背景的处理、教会如何在当下安身立命的问题。有的直截了当说,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诛心的、罪恶的、害死人的。哇塞,把因和果、树和枝等混为一谈,算是“高水平”吗。每读古籍经典,油然而生钦佩和深深的感谢,上帝普遍的恩典何等浩泽,在吾国吾族。可叹缺乏实现的根本力量,在个人之罪与群体之罪相互作用的酱缸里扭曲、变色。
如何安身立命,成为当今的光和盐呢?这如此迫切,远超过“对读”之争!从大口水、大争论映射出的问题严重:教会落后于时代、神学滞后于语境。中国面临的挑战之大:身体还在“体制”内,对现代化还没反应过来,后现代早已扑面而来,后现代之后也接踵而至。现代主义强调个人的、人文的、世俗的、科学与理性的,后现代则充满了不确定性、碎裂化、非正典化、多元性、无深度性和参与性,表现为反基础主义、反后设叙事、反权威、反中心化等。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混时代”中,教会却不知道如何应对,有的还高举理性时代下的神学自以为义,当然对圣经论语对读活动忍无可忍了。以致于到了若不反对“对读”就不是基督徒的“上纲上线”,真让人眼珠子都掉下来了。实际上,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反对都可以无效。若因此伤了肢体和气,倒让撒旦哈哈大笑了。经上说得多么分明呵: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争论的一个要点和现实要害:对读活动能否在教堂进行?有的强烈表示,绝不可在教堂,这是神的殿。圣经以西结书里有启示,当神的殿被玷污、神的话不被宣讲,上帝的子民灭亡的日子也近了。要做只能在教会之外,对未信者去活动。在教会内讲这些,会混乱、误引信者,带来危害和负面影响。对此,石衡潭辩道:教堂除了礼拜之外,大量时间空置,为什么不可以作此用。从这些年的效果来看看,很多弟兄姊妹还是从中受益,越发坚定信心。有支持的弟兄也表示,在教堂作圣经论语对读,总比在教堂唱红歌好。
对此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件事情发生,所引发和带来的,非人力可控。幸好上帝知道,并掌管一切。上帝对每个人的呼召和托付不一样。各人按着自己所领受的忠心吧。将来交账的时候要问心无愧才是,主的审判诚哉,义哉。若“对读活动”激起众肢体的爱心和思考,从真理中勤奋地寻求以上各样问题的应对之道,并齐心协力为着上帝的国度降临在这地,善莫大焉。
-
陈恩慧
-
欧阳光
-
谢淑纯
-
李艳凤
-
潘五一
-
清晨
-
李启君
-
蔡宏强
-
袁杰
-
海夫
-
崔元荣
-
刘桂梅
-
倪宏恩
-
邵萍
-
沈阳
-
麦子谷
-
刘树鹏
-
蒙悦
-
肆归
-
王玉根
-
吴景旺
-
童天凫
-
谢以斯帖
-
橄榄枝
-
雁子
-
旷野雄鹰
-
谢天恩
-
潜水荷
-
耶稣的宝贝
-
旷野牧歌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